美國聯準會(Fed)主席鮑爾周五(27日)在全球央行年會演說中指出,今年底前可能縮減購債規模,並表示不急於升息,但韓國央行卻在會前宣布上調基準利率1碼,從0.5%升至0.75%,希望能改善房貸增加、房價及物價上漲的問題,成為亞洲第一個升息的主要經濟體,難道這是預告全球央行即將進入升息循環了嗎?資金派對結束了嗎?全球股市會因此陷入空頭嗎?
美國Fed會在六月討論「減債」,最主要的原因是去年新冠肺炎開始,Fed大量的印錢造成美元價格下滑,加上疫情造成全球貨運、缺工問題不斷,大幅拉高物價指數,而美國當時疫苗覆蓋率高,單日確診人數來到新低,經濟逐漸復甦,就業率得到初步的改善,Fed才會開始「討論」升息,短短不到兩個月,情況馬上豬羊變色,美國7月開始逐步放鬆各種疫情的管制措施,疫苗施打率又無法進一步提升,Delta病毒又具備突破疫苗的高傳播力,美國單日確診人數急劇升高,最高一度突破25萬例,接近前一波的高峰,住院人數、死亡人數同步升高。
美國蘋果公司也宣布延長居家上班時間到明年一月,疫情惡化將影響實體經濟的復甦,失業率恐再次升高,而通膨問題,在市場預期美國會提早升息、減債情況下,資金回歸美元,美元匯率上升,帶動以美元計價的原物料如黃豆、玉米、原油等,都出現明顯的下修,在通膨得到控制下,美國實體經濟受到影響,研判美國聯準會對於減債、升息將保持更多的耐心。
既使美元陸續遭逢日圓、歐元、人民幣的挑戰,美元的國際地位仍無法撼動,全球各國央行的利率決策,最主要還是受到美國的影響,美國2023年以後才有可能升息,各國經濟狀況不同,韓國為控制房價、物價升息,不可能造成連鎖性的效應,帶動全球央行開啟升息循環,台灣央行就已經暗示,台灣通膨相對溫和,且經濟未達過熱標準,利率連六凍,美國、台灣利率維持不變。
資金繼續寬鬆,股市中、長期將繼續維持多頭格局,但如果真的很擔心升息,可以考慮升息受惠的股票,利率上升,融資利率將同步調高,放款業務利差擴大,進一步提升獲利能力,相關的類股可以考慮銀行類股如富邦金、中信金、玉山金與永豐金等,另外租賃設備、應收帳款管理業務的中租-KY、裕隆汽車車貸服務的裕融也值得注意。